全市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座谈会召开
发布时间: 2011-11-04 浏览次数: 151

  11月1日上午,市人社局召开全市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座谈会,主要是总结前一阶段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分析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安排部署下步工作任务。局党组书记、局长丛军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市外专局局长杨主强主持会议。
  丛局长在讲话中指出,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关系到成千上万家庭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关系到社会和谐稳定。近年来,各级党委政府一直非常重视大学生就业工作,制定下发了一系列文件,出台了很多措施,特别是今年以来,国务院、省政府和市政府相继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省政府决定从今年起,将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纳入市、县区政府绩效考核体系。随着近年来高校招生比例的不断提高和人才市场需求的变化,我市大学生就业的总量性矛盾和结构性矛盾进一步凸现。特别是受经济增速放缓的影响,部分行业和企业经营困难,就业岗位减少,社会吸纳就业能力下降,而我市高校毕业生人数又持续增长,就业形势十分严峻。

 

局党组书记、局长丛军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

 

 

  丛局长要求,作为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主管部门,促进大学生最大限度就业,使这些宝贵的人才资源人尽其才,是人社部门义不容辞的责任。要充分认识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极端重要性,进一步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带着感情,带着责任,切实把这项工作抓紧、抓实、抓出成效。一要集中人力物力,扎实细致地做好实名制统计工作。对就业工作进行实名制管理,是全省年终考核和评估的基础。各级人社部门借助各种技术手段,对毕业生回本地就业情况全面托清,整理录入电脑,定期汇总,及时更新。二要切实加强管理服务,引导更多毕业生参加就业见习。我市自实施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制度以来,先后设立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基地133处,涉及机械、化工、医药、卫生、商贸等十几个行业,累计接收2.3万名高校毕业生参加就业见习,其中1.9万名毕业生通过见习实现了就业。就业见习制度的实施,为大学生和用人单位搭建了一个沟通交流、双向选择的重要平台,方便了企业选人用人,有利于大学生提高职业技能,对引导大学生到企业和生产、营销一线就业起到了积极作用。各县区要进一步规范和完善管理规章制度、工作措施,及时把符合条件的用人单位设立为见习基地,吸纳更多的毕业生参加见习,促进毕业生到企业就业。三要积极落实各项优惠政策,切实做好"三支一扶"大学生日常管理和期满就业工作。目前,"三支一扶"工作已成为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对拓宽毕业生就业渠道、改善基层人才队伍结构,都具有积极意义。国家计划从2011年起,再用五年时间选派10万名大学生到基层从事"三支一扶"工作,今年我市新招募"三支一扶"大学生256名。要高度重视这项工作,认真做好日常管理,切实做好服务期满后的就业工作,通过期满考核聘用、组织专场招聘会、实行定向招考等措施,力争这部分大学生最大限度地实现就业。四要充分发挥公共就业机构服务平台作用,多形式、多渠道促进就业,切实提高就业率。随着经济体制的变轨转型,政府对高校毕业生的"统包统分"制度已经成为历史。新时期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必须适应市场机制配置人力资源的形势需要,充分发挥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的职能作用,努力为高校毕业生提供更多、更快、更好的就业指导、就业服务和就业援助,多形式、多渠道促进毕业生就业。要通过举办各种形式的招聘专场,尽可能多地为毕业生提供就业信息和就业机会。要加强高校毕业生创业园和孵化基地建设,为他们创新创业提供平台。要完善就业登记办法,为已实现自谋职业、自主创业和灵活就业的高校毕业生免费办理就业登记,建立就业登记与劳动合同管理、社会保险费缴纳联动机制,及时掌握毕业生就业实名信息;对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要做好失业登记,并纳入户籍所在地失业人员统一管理,落实相关就业扶持政策,免费提供信息咨询、职业指导、职业介绍和人事档案托管等服务政策。
  杨主强副局长在主持讲话中要求,一要切实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实名制管理工作。要对实名信息实行动态管理,力求客观真实。要根据实名统计信息,对毕业生搞好跟踪服务。二要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基地管理,进一步建立健全管理台账。三要努力做好"三支一扶"工作,解放思想,创新工作,用足用活各项优惠政策,促进"三支一扶"服务期满大学生就业。
  会上,各县区汇报交流了今以来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实施情况、高校毕业生报到及就业的实名制落实情况以及就业见习基地的开展情况。
  各县区人社局分管负责人和毕业生就业科科长参加了会议。(毕业生就业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