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晓龙现任上海体育学院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体育政策法规建设研究,他作了题为“建设体育强国”的报告。梁晓龙回顾了中国体育的历史沿革和六十多年来取得的辉煌成就,阐述了什么是体育强国,中国作为体育大国与体育强国的差距,以及怎样建设体育强国。他提出建设体育强国要抓住发展体育事业的有利时机,让全社会人积极参加体育锻炼,让广大青少年接受良好的体育教育,增强体质,掌握享用终身的运动技能;要让竞技体育继续取得优异成绩,振奋民心,让职业化运动项目为老百姓奉献精美的表演;要促进全民健身服务业、竞赛表演业等体育产业的发展;要大力弘扬中华体育文化,积极参与国际体育交往。要客观评价我国体育发展现状,充分认识我国群众体育、体育职业化道路、部分世界性项目竞技水平欠缺的差距。
我国著名体育产业专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体育学科评审专家、北京奥运经济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体育发展战略研究会委员、中国体育科学学会体育产业分会副主任鲍明晓教授作了题为“利用大型赛事促进城市发展”的报告。他提出成功赛事的标准是隆重、精彩、圆满,利用赛事促进城市发展具有八大作用,一是提升城市的全球影响力,二是重塑城市形象,三是促进城市再生,四是带动城市转型,五是打造旅游目的地,六是增加就业,七是吸引投资与人才,八是提升居民的生活品质。
李辉在报告中,讲述了体育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意义,申报的方式,课题申报的特点等内容。
报告会上,国家体育总局四位专家就我校师生提出的“一座城市如何选择和打造体育赛事”、“应试教育与青少年体育”、“委托课题申报”、“体育后备人才发展”等相关热点问题进行了认真、细致的解答。
体育学院全体教师、部分学生代表近四百人参加了报告会。


